今年,你还回家吗
年关将近时,疫情突然反扑,一时间风声鹤唳。倡导“非必要不回乡,就地过年”,也成了近期各省市的热议话题。当传统节日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对“团圆”的需求与期待,遇到了“可能团圆无望”的无情现实,各种情绪便在辛苦了一年的“打工人”心中沸腾起来:愤懑、失落、不安、燥郁……夹在2000多年的年俗与阴晴不定的疫情这两股“强力”之间,纵有千情万绪,最后也只能化为彼此间一句弱弱的探问:今年,你还回家吗?这句话简单又直白,却暗含着隐隐的期待、不甘的无奈……
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,但“团圆”的意义终究还在。疫情的反复无常,像一记铁锤,砸在了“团圆”这面镜子上,一整年的期待突然坍塌,年似乎也短暂地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……
故乡的年味儿里,总有说不尽的故事、道不尽的乡情。一到年底,它就化为浓浓乡愁,遥遥召唤着每一个游子。
以前有句老话,说父母的心在孩子身上,孩子的心在石头上。但孩子也会长大,每到年底,每逢团圆时刻,身在异乡的他们,心底最牵挂的还是远在故乡的父母。为了那短暂的几天团圆,他们像候鸟一样,辗转千万里。父母在哪里,家就在哪里,他们什么都懂,只是嘴上不说而已。
一个人所有的乡愁,其实都在胃里。异客他乡一整年,那记忆里的味道,曾在千山万水的丈量中撩拨思乡的味蕾、撞击空空的肚腹。当归乡的列车鸣起长笛,哪个游子不怀念那口牵肠挂肚的“家的味道”?
回家、团圆。是中国年最大的意义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,回家之于过年,犹文字之于文明、意韵之于诗歌。回不了家的年,就像没有文字的文明、没有意韵的诗歌,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。
文 副食市场通讯员:张秩铭